35岁未婚女性被骂 “过期”男人40岁却成香饽饽?这双标太扎心
同样是单身,男人 35 岁叫 “钻石王老五”,女人 35 岁却成了 “没人要的老姑娘”;
男人 40 岁没结婚,家人会说 “慢慢来,事业为重”,女人 40 岁没结婚,亲戚早就在背后议论 “是不是身体有问题”。
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,为什么 “剩男” 和 “剩女”,在社会眼里差别就这么大?大龄未婚女性到底面临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困境?
先说说这让人窝火的双标。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,我有个男同事,38 岁,没结婚没对象,每天下班要么去健身,要么约朋友打球,周末还会一个人去周边城市旅行。大家提起他,都夸 “这日子过得真潇洒,没结婚就是自由”,领导还说 “没家庭拖累,能全心扑在工作上,是个好苗子”。
可我另一个女闺蜜,36 岁,情况差不多,也是单身,自己开了家小公司,每年能赚上百万,闲暇时去全世界旅行,朋友圈里全是各地的美景和美食。结果呢?亲戚聚会时,七大姑八大姨围着她问个不停:“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,是不是太挑了?”“是不是性格太强势,没人敢娶啊?” 还有人更过分,偷偷跟她妈说:“你家闺女该不会有什么隐疾吧?不行就降低点要求,找个离婚带娃的也行啊。”
你看,同样是单身,男人就是 “潇洒上进”,女人就成了 “挑剔有问题”。更让人无奈的是年龄这个坎。对男人来说,好像什么时候结婚都不晚,20 多岁结婚叫 “成家立业”,30 多岁没结婚叫 “稳重”,40 多岁没结婚,家人慢慢也就接受了,甚至觉得 “有钱有事业,想找什么样的没有”。
可对女人来说,年龄就是道过不去的坎。25 岁之前,是 “黄金择偶期”,身边全是介绍对象的;25 到 30 岁,就成了 “抓紧时间的尾巴”,家人开始催着相亲;一旦过了 30 岁,去相亲角都会被人另眼相看,介绍人会拐弯抹角问 “之前是不是谈过很多对象?有没有流过产?身体好不好?”;到了 35 岁,直接被贴上 “高龄产妇” 的标签,好像除了结婚生子,就没有其他价值了。
更扎心的是,大龄未婚女性面临的,可不只是别人的闲言碎语,还有实实在在的生存危机。
现在很多企业招聘,明里暗里都对大龄未婚女性有偏见。35 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去面试,HR 会偷偷琢磨 “她会不会马上结婚生子?到时候请假怎么办?” 就算顺利入职,升职加薪也轮不到,领导会觉得 “一个女人,没家庭牵绊,说不定哪天就跳槽了,不能委以重任”。我闺蜜公司之前有个项目,本来定好让她带队出差,结果老板临时换了人,理由是 “你一个未婚姑娘,去外地跑项目不方便,还是让男同事去更稳妥”。
一线城市房价那么高,一个单身女性想靠自己攒够首付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就算省吃俭用攒够了钱,买了房,后续的麻烦也不少。物业费、水电费、维修费,全得自己扛,家里水管坏了、电器出故障了,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。晚上一个人在家,听到点动静都吓得睡不着觉。可男人就不一样了,就算在大城市买不起房,老家还有宅基地,大不了回村里盖房,总有个落脚的地方。
更是让大龄未婚女性头疼。40 岁以后,身体机能开始下降,体检报告上的异常项越来越多。可就算身体不舒服,也不敢轻易辞职,因为没了工作,就没了医保,看病都得自己掏钱。更让人担心的是老了以后,要是得了重病需要手术,连个签字的人都没有;住进养老院,看到别人都有家人来看望,自己只能孤零零地坐在窗边发呆。
在家庭里,大龄未婚女性的处境也很尴尬。父母年纪大了,兄弟姐妹都成了家,回娘家就像 “做客” 一样,住不了几天就得走,怕给弟弟妹妹添麻烦。有次我闺蜜回娘家,住了一周,她嫂子虽然没明说,但话里话外都透着 “你怎么还不走” 的意思,弄得她特别委屈,从那以后,再也没在娘家住超过三天。
其实很多大龄未婚女性,并不是 “嫁不出去”,而是不想将就。她们有自己的事业,有自己的生活,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可社会好像总觉得,女人只有结婚生子,人生才算完整。就算你年薪百万、环游世界,只要没结婚,就会被当成 “异类”“失败者”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,社会一边催着大龄女性结婚生子,一边又给她们设置各种障碍。35 岁以后怀孕,被说是 “高龄产妇”,风险高;想在事业上拼一把,又被歧视 “没家庭观念”。好像不管怎么选,都会被指责。
说到底,大龄未婚女性的困境,根本不是 “嫁不出去”,而是社会没有给她们提供 “不结婚也能体面生活” 的选项。职场上的歧视、买房的压力、养老的担忧,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,把她们逼得喘不过气来。
我们总说要追求性别平等,可真正的平等,不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吗?不管是结婚还是单身,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,都应该被尊重,而不是被贴上各种标签,被别人指手画脚。
愿所有大龄“剩”者,不是被剩下,而是主动选择不将就。毕竟,人生不是婚恋市场,你不是商品,你只是——活得比别人清醒一点。
最后,想问问大家:你身边有大龄未婚的朋友吗?你怎么看待她们的生活选择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

